扎根高原消防的消防大队长却吉尼玛
[ 主持人 ] 难在哪里?
[ 却吉尼玛 ] 首先就是语言关,藏区的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侣,大部分都不懂汉语,而国家的消防法规没有藏文版本的,他们也看不懂汉文版本的,虽然我和他们在语言交流方面没有一点问题,但要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国家的消防法规,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 主持人 ] 所以你就亲自动手翻译了全国第一部藏文《消防法》。
[ 杜安乐 ] 他这个《消防法》从翻译到印制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首先是《消防法》里有很多名词,比如消防自动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在藏文里没有这些东西,他就找专家请教,查藏汉字典,翻译好了后又拿给农牧民听,直到大家理解了才定下来。印刷也是非常艰苦的一个过程,也没有专项资金,尼玛就到处筹措资金,当年就印了5000多本。
[ 却吉尼玛 ] 我把《消防法》翻译好后,就要走乡串户,把藏文《消防法》送到农牧民和寺庙僧侣手中。因为我们那里交通不方便,到乡里有公路,去远一点的村寨就只能骑马去。
[ 主持人 ]条件这么艰苦啊?
[ 却吉尼玛 ] 藏区农牧民和寺庙非常分散,像我们县最远的一个村距离县城168公里,而且汽车只能开到一半的地方,剩下的路途就只能骑马,还要翻好几座雪山,有时候路上还很有可能遇到狼、藏獒,还有成群的猴子。 [ 2011-03-16
[ 主持人 ]高原上还会遇到猴子?
[ 却吉尼玛 ] 是猴群,一般是几百只成群结队的,看上去挺壮观的。
[ 主持人 ]真有意思,像刚才你还说会遇到狼、藏獒,挺危险的,你就不怕吗?
[ 却吉尼玛 ] 怕肯定还是怕,但老百姓和寺庙僧侣对我们都很好,经常都要拿出上好的酥油茶、新鲜糌粑和牦牛肉招待我们,让我感觉到很温暖,再苦再累也很值得。
[ 杜安乐 ]其实在藏区防火任务最重要的是寺庙。因为藏区寺庙一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场所,二是这些寺庙几乎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三是寺庙里有很多珍贵的文物、经书和唐卡画,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 却吉尼玛 ] 确实是。藏区寺庙林立,规模宏大,就我们甘孜州就有500多座藏传寺庙,炉霍县有22座寺庙,我们防火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 主持人 ]针对寺庙这种具有藏区特色的人员密集场所,你们是怎样开展消防工作的?
[ 却吉尼玛 ] 主要还是加强消防宣传,特别是公安部组织“大走访”活动以来,我们深入辖区,加强群众走访工作,也更多地走进寺庙,向寺庙僧侣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其次是加强寺庙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设消防水池、购置机动消防泵、电器线路穿管、配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等;再有就是建立寺庙喇嘛消防队,每年我们都要组织喇嘛搞几次消防安全培训,经常组织他们训练,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救能力;还有就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
[ 杜安乐 ] 因为我经常在藏区采访,知道这项工作开展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 却吉尼玛 ] 可以说难度比较大。刚开始很多寺庙都抱着侥幸心理,总以为不会发生火灾,对这项工作不是很重视。比如我刚到炉霍时,县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寿灵寺的消防工作十分薄弱,我就找到当时的寺管会主任,他告诉我说,我们这里很多年没有发生过火灾,应该不会有问题,不愿意投入资金抓好消防安全工作。但是,我也没有放弃,多次来到寿灵寺,给僧侣们讲其他寺庙火灾的案例、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好处,又经常组织喇嘛一起开展灭火演练,大家参与消防的热情不断高涨,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