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消防兵们刻苦钻研业务技能。 本报记者 王鼎强 摄
一天凌晨4时40分,面对伤痕累累的尸体,武艺头皮发麻,冷汗不自觉地冒出来。这是成为消防兵以来,他第一次出警,没想到就遇上了一起较大的车祸……
都说烈火铸真金,经过近10个月的锻炼,现在,胆怯和心虚已不复存在,救援任务就是武艺和战友眼中的一切,随武艺一起走进我市消防部队的11位大学毕业生,也都锻炼成为了合格的消防战士。
1
大学毕业
走进消防军营
2009年12月8日,11名新入警的地方大学毕业生,经过广东消防总队教导大队集训后,被分到江门消防支队。他们因为全部是大学本科学历,有的还是双学士,因而被称为“大学生消防兵”。
“2003年,衡阳发生20名消防队员牺牲的事件,他们最小的才17岁。出事的地点,距离我家不到200米,我目睹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经历这件事之后,‘消防兵’这3个字,在我心头沉甸甸的。”对于选择参军的原因,刘俊池简单地作了介绍。
来自武汉的武艺不但有体育特长,也有金融学的根底。他表示,从离开家乡,就明白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既然选择当一名消防兵,哪怕付出再多,也绝不后悔。
卢思施是11位大学生消防兵中唯一的女性。她说:“我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我也渴望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这是从小的心愿。”
到江门后,这11位大学生消防兵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憧憬。
2
克服“断奶期”心理压力
为了让这些大学生消防兵尽快适应岗位,江门消防支队将他们安排到新会一中队,组建集训队,开展3个月的强化训练,让他们边训练边适应,并安排一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消防干部担任他们的指导员。
今年1月19日凌晨4时30分,一辆江门籍小轿车行驶至会城圭峰路段时年技校门口时,失控撞向校园围墙后侧翻,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那天,出警执行救援任务的便是这些大学生消防兵。“当时我真有点害怕,因为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死尸,并且还要亲手将尸体抬出来。”第一次独立执勤便碰到这样的抢救任务的武艺坦言。
恐惧不仅表现在战斗一线,还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消防兵理论水平高,接受能力强,但书生气较重,眼高手底,管兵带兵能力弱,对工作信心不足,甚至有恐惧心理。大学生消防兵冼文光说:“在灭火救援培训期间,徒手5000米长跑和负重3000米长跑,一度宛如梦魇。我曾经都有过放弃的念头。”
经过江门消防支队的努力和自身的拼搏,大学生消防兵终于闯过了“断奶”期。
“以前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现在回首这段意义非凡的时光感慨颇多,看自己各个方面都有进步,终于明白了支队领导的良苦用心。”毕业于南华大学的刘俊池说。
3
独立执勤小试“牛刀”
自今年1月17日起,大学生消防兵们开始独立执勤。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群众有危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
2月5日凌晨3时30分左右,新会区罗坑镇陈冲村水泥厂附近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货车迎面相撞,小货车司机受伤被困车内。当时,雾雨濛濛,能见度低。大学生消防兵们在照明灯下,利用液压扩张器、千斤顶等专业破拆工具进行救援,经过20分钟的努力,终于将被困司机救了出来。
独立执勤后的两个月内,新入警大学生消防兵共参加灭火抢险救援行动26次,疏散受危险威胁人员20多人,救出7名群众,成功处警率达100%。
4
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目前,11位大学生消防兵,已经根据集训表现、考核成绩和个人特长,被分配到全市10个基层消防中队担任副中队长或副指导员。他们中间,还有人通过努力,成为参加省“打造消防铁军”比赛的一员,于今年8月11日代表全市消防部队出征应赛。
“此刻,我的大学同窗好友们,有的成为都市白领一族,有的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有的成为市场经济中自主创业的弄潮儿,而我成为消防队伍的一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们一起扎根侨乡,奉献着光和热,我们无怨无悔,因为这里是一片热土。”大学生消防兵冼文光说,“这里没有父母的呵护、悠闲的生活、丰厚的收入和随意的自由,但我拥有收获的快乐、战友的情谊、军营特有的财富和遵守规矩后的成熟。”
来江门转眼近10个多月了,这批大学生消防兵在各方面迅速走向成熟。2008年入警的研究生指导员任国福说:“实践证明,我们这些大学生是能够在灭火抢险救援中担负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