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话会议
11月10日上午,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意见,总结交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验,研究部署全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应急救援联席会成员单位领导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市、县(市、区)政府分管应急管理工作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责任人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俞仲达主持。
会上,温州、桐庐、海宁作为代表向各市县交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验。省公安消防总队政委程永利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全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新格局,构建配套体系建设,细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应急救援队伍与各部门联动机制,切实提升综合应急救援整体作战水平。
陈敏尔常务副省长深刻分析了当前应急救援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他指出,当前浙江省公共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受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国际和国内等风险因素交织并存的影响,全省公安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较快推进,某些领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全省突发事件数年均3.7万多起,死亡人数78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83亿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模式上有所突破,抓紧建立一支反应速度快、救援能力多、技术水平高、战斗能力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陈敏尔常务副省长就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强调,一是国家法律规章规定所赋。《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消防法》明确要求“公安消防部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公安消防部队参与社会救援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二是保障公共安全形势所需。浙江省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全省在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各类公共安全的严峻挑战,提高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任务十分紧迫。三是政府社会公众需求所向。公安消防部队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应急救援任务中,在汶川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都经受住了考验。哪里有抢险救援,哪里有社会救助,哪里就有消防官兵的身影。公安消防部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信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四是发挥消防部队优势所在。公安消防部队实行24小时备勤,建制体系完整、布点科学合理、装备配备精良、训练管理严格、政府调动方便,能够实现 “一专多能、一队多用”,起到发挥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五是国外先进成功经验所鉴。当前,国际上应急救援的通行做法,大多是依托消防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紧急事务处置反应机制。如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消防队伍都是集消防、救灾、救护“三位一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并在实际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是一项保障民生、赢得民心、实现民愿的重要工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陈敏尔常务副省长就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作了重要部署。他要求,一是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发挥好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和作用,研究解决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应急救援工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今年年底前,各市、县(市、区)都要挂牌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二是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各地要依托现有公安消防力量及有关专业力量,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逐步构建起以“专业应急队伍为基本力量,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公安、武警、驻浙解放军为突击力量,专家队伍为技术支撑力量,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全省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三是要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协同处置、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立相应考核制度,真正做到“联而能动、动而有序、动而有力、动而有效”。各地应积极探索应急联动的特色模式,提高应急救援联动能力。四是要做好应急救援的相关保障。经费保障方面,应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装备保障方面,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作用,增添必要和急需的装备设施,及时补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消耗的装备,动态地、逐步地完善装备体系。物资保障方面,应完善物资保障相关制度,保证物资储备充足、快速到位。平台保障方面,应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搭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